thumbnail image
  • 首页
  • 关于丰原
  • 主要产品 
    • 氨基酸系列
    • 有机酸系列
    • 玉米淀粉及饲料原料
    • 生物新材料
  • 科研创新
  • 碳中和解决方案
  • 战略规划
  • …  
    • 首页
    • 关于丰原
    • 主要产品 
      • 氨基酸系列
      • 有机酸系列
      • 玉米淀粉及饲料原料
      • 生物新材料
    • 科研创新
    • 碳中和解决方案
    • 战略规划
  •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首页
  • 关于丰原
  • 主要产品 
    • 氨基酸系列
    • 有机酸系列
    • 玉米淀粉及饲料原料
    • 生物新材料
  • 科研创新
  • 碳中和解决方案
  • 战略规划
  • …  
    • 首页
    • 关于丰原
    • 主要产品 
      • 氨基酸系列
      • 有机酸系列
      • 玉米淀粉及饲料原料
      • 生物新材料
    • 科研创新
    • 碳中和解决方案
    • 战略规划
  •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碳中和解决方案

  • 习主席短期内九次对外宣示,吹响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号角

    “3060”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

       

       习主席于2019年9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中强调:“应积极应对塑料污染,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产品......”

    • 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 2020年4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录(征求意见稿)》。

    • 2020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 2020年9月22日,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

    • 2020年9月30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

    • 2020年11月12日,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

    • 2020年11月1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

    • 2020年11月2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

    • 2020年12月12日,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

    • 2021年1月25日,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

    • 2021年3月15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 2021年4月22日,习总书记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2021年11月15日,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生物基材料实现工业碳达峰推进。

    • 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部署了生物经济发展5方面重点任务,这是我国出台的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

  • 各部门纷纷作出部署,聚力碳达峰碳中和

    • 2020年12月16-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

    • 生态环境部:碳达峰行动将纳入环保督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保护协同增效。

    • 发改委:从产业、能源、技术、机制、碳汇等方面提出举措,实现"3060"目标。

    • 工信部:制定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并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做好工业低碳减排。

    • 央行: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导金融资源绿色发展。

    • 国资委:推动央企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 国内各行业企业布局碳达峰、碳中和,低碳转型按下加速键

    • 2020年10月24日,伊利率行业之先承诺实现碳中和,积极响应“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
    • 2020年11月23日,中国石化启动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研究。
    • 2020年12月8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宣布到2023年将实现在国内的“碳达峰”
    • 2020年12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抓紧制定2025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 2020年12月21日,中国华能:勇担历史使命抓紧制定公司碳排放达峰方案。
    • 2020年12月28日,大众汽车集团提出了以“2028年实现碳达峰、2025年实现近零排放、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 2020年12月2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 2020年12月30日,晋能控股集团:召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安排部署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攻关。
    • 2021年1月8日,隆基作为光伏行业首家企业率先发布《绿色供应链减碳倡议》。
    • 2021年1月12日,腾讯积极响应中国碳中和目标,并已着手推进碳中和规划。
    • 2021年1月12日,17家石油和化工企业、化工园区以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京联合签署并共同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宣言》,以此作为新时代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的新起点。
    • 2021年1月16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向全行业郑重提出并倡议:我国建筑材料行业要在2025年前全面实现碳达峰,水泥等行业要在2023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
    • 2021年1月20日,中国宝武碳减排目标:2021年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
    • 2021年1月21日,大唐集团2021年工作会议:提前5年实现碳达峰。
    • 2021年1月25日,南方电网:加紧研究制定实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
    • 2021年2月1日,比亚迪宣布启动企业碳中和规划研究,探索新能源汽车行业碳足迹标准,引领中国汽车行业迈入绿色发展新阶段。
    • 2021年2月3日,通威集团宣布全面启动碳中和规划,并计划于2023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 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转型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2019年,全社会碳排放(含LULUCF)约105亿吨,其中能源活动碳排放约98亿吨,占全社会碳排放(不含LULUCF)比重约87%。

     

       从能源品种看,燃煤发电和供热排放占能源活动碳排放比重44%,煤炭终端燃烧排放占比35%,石油、天然气排放占比分别为15%、6%。

     

       从能源活动领域看,能源生产与转换、工业、交通运输、建筑领域碳排放占能源活动碳排放比重分别为47%、36%、9%、8%,其中工业领域钢铁、建材和化工三大高耗能产业占比分别达到17%、8%、6%。

     

     

     

    我国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领域构成
  • 企业如何实现碳中和

    步骤1-定义:确切了解您的足迹应涵盖的内容。

    步骤2-测量:准确而保守地计算。

    步骤3-指定目标:设定目标以减少您定义的足迹并抵消所有剩余排放。

    步骤4-减少:通过资助经核实的减排量和清除量,实现内部减排并抵消所有剩余排放量。

    步骤5-交流:展示您的气候行动并与您的团队,客户和利益相关者互动。

  • 企业常见实现碳中和的方式

  • 碳中和容易忽略的部分

    石化行业的两个重要的职能:

    • 为人类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源服务,这些服务包括电力、热力和交通移动力;

    • 通过石化行业,提供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所必需的原材料,如塑料、化肥和各种化纤材料。

  • 在后石油时代,主要呈现两大发展趋势

    • 使用生物质可再生资源,利用生物制造技术生产的生物材料(PLA、PBS、PHA等),逐步替代石油化工材料(化纤、塑料等),向环保、无毒、可降解的方向发展。

    • 新能源汽车逐步替代汽柴油汽车,太阳能、核能、氢能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向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方向发展 。

  • 聚乳酸的碳足迹

       与传统石化基的聚合物相比,PLA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由于PLA来自生物基,因此PLA在减碳方面效果显著,碳排放比传统化石基塑料大幅减少。

  • 实现“双碳”目标的新途径

       碳捕集与封存是指将工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方法。有别于传统碳捕集方式,利用光合作用的产物(粮食、秸秆、农林废弃物等)为原料,生产生物材料聚乳酸,加工制备绿色纤维、绿色塑料等产品,在使用和降解过程中不产生微塑料颗粒污染,不释放有害气体,对人与动物无害,并可直接填埋,实现碳捕集新模式。

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BBCA BIOCHEMICAL
皖ICP备2021001124号-1
    丰原生物官网-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大型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绿色工厂,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有机酸、氨基酸研发中心。在经过产业升级后,丰原生物依托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平台,利用菌种、发酵、提取、纯化、聚合五大核心专利技术,主要发展生物化工、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三大产业。
    https://user-assets.sxlcdn.com/images/679294/Fgqgzk6oRKSsIVItxVwes1UDtpjs.png?imageMogr2/strip/auto-orient/thumbnail/1200x630>/quality/90!/format/png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s来确保流畅的浏览体验。若继续,我们认为你接受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